太阳之邪,乘胃燥热,传入阳明,谓之太阳阳明,不更衣无所苦,名脾约者是也。今伤寒六七日,结胸不因误下而成此热实之证,若脉沉紧,里实脉也。
后学不察,概守其说,一遇虚怯,开手便以滋阴降火为剂,及末期,卒声哑泄泻以死,则曰丹溪之论具在。故设问曰:阳明未知其里之何时传来?
今饮水多,而胃阳不充,即使小便利,亦必停中焦,而为心下悸。 假令肝受肾邪,是从后来者为虚邪,虚则当补其母,故《标本论》云∶标而本之,先治其标,后治其本。
汪琥曰:『明理论』云:青龙主风寒两伤之疾固已。甚至以欬逆为呃逆者,殊不知欬逆即今之喘嗽也,兹乃与呃逆混而为一,皆不考之过,而得失利害系焉!不可以不辨:干呕即哕,欬逆即喘嗽。